小紅書從容種草,佛系拔草。

沒有敲鑼打鼓式的倒計時,沒有把價格打下來的公式性吶喊,甚至沒有忙前忙後的助力。董潔一個人隻是坐在那裡,對著屏幕『聊天』,單價超過4000元的Uma Wang上架即售空,6小時賣出了2.3億元的銷售額。與過去喧鬧急促的直播氛圍不同,董潔的『慢直播』成為一種新風尚。畢竟閑聊之間就把錢賺了,總是讓人充滿向往。

誰也沒想到,在商業化邊緣瘋狂試探多年的小紅書,竟然是以這樣一種『佛系』的方式出圈。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在2014年就上線商城業務的小紅書,早就有了賺錢的野心。2013年成立以來,小紅書每一年都有至少一個大動作,為賺錢拉滿了想象空間,然而多年以來,小紅書始終沒有走通商業化閉環之路。

熱鬧過後,值得思考的是小紅書此次出圈背後的底層邏輯,以及此次出圈是否對業績具有長期提振作用。

01 直播解了小紅書的圍

直播的出圈,確實讓焦急的小紅書看到了希望。

今年1月,董潔在小紅書開啟直播帶貨首秀登上小紅書帶貨日榜第一,預估GMV超過5000萬;隨後2月的第二場直播中,單場觀看人次超過220萬,累計GMV超過3000萬。根據小紅書最新的數據顯示,董潔的兩場直播均拿下小紅書直播帶貨第一名,共漲粉50萬,總GMV超過8000萬。

小紅書的這組直播數據,雖然相比抖音有點『起早趕晚集』的意味,但依然足夠值得歡呼,要知道,排在小紅書帶貨榜第二名的紅人,GMV依然徘徊在百萬量級。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即便手握近億的月活用戶量,被資本喂大的小紅書苦賺錢久矣。

根據天眼查,小紅書成立至今共完成6輪融資,股東包括真格基金、阿裡巴巴、騰訊投資、Temasek淡馬錫等資本明星,最近一輪融資的時間停留在2021年11月,投後估值高達200億美元。

融資是把雙刃劍,資本對其充滿期待的同時也給予了相應的盈利壓力。用流量數據為資本勾畫了完美藍圖的小紅書,遲早需要用具備確定性的賺錢能力來鞏固估值。

此外,早在2021年,市場就不斷傳出小紅書秘密交表紐交所的消息,然而傳言伴隨著其管理層的變動而逐漸消散;隨後2022年市場又不斷掀起對小紅書赴港IPO的猜測,但至今小紅書的招股書也沒有與投資者見面。

事實上,這種猜測確實有據可查,畢竟沒有新故事的小紅書若不進行IPO很難能撐起其高估值。

據相關媒體披露的數據,小紅書的主要營收仍然來自於廣告業務,一方面當客戶削減預算會對其業務造成不小的沖擊;另一方面,後來者如抖音走通直播業務後,小紅書的賺錢空間再一次受到擠壓。

以上因素都會消耗現有投資者對小紅書的耐心,因此,小紅書急需商業化,既是對現有投資者的安撫,也是為上市做好準備工作。

具體來看,小紅書的商業化探索可堪努力。

據小紅書官網信息,2013年就上線並定位為種草社區的小紅書,在2014年就正式上線了電商平臺『福利社』;2015年小紅書鄭州及深圳自營保稅倉投入運營,開始探索海外免稅產品業務,2016年拓展第三方平臺和品牌商家;2019年上線品牌號功能……

在這個遍佈『人均清北』、『月入過萬』、『資產百萬』用戶的社區中,任何一個標簽被單拎出來都充滿金錢的味道。然而用戶規模客觀的小紅書,賺錢卻尤為尷尬:據雷鋒網報道,2022年,小紅書用戶規模翻倍,但是商業營收卻隻增長了20%。

從圖文到商城,短視頻再到直播,多年探索商業化的小紅書追趕了每一個賺錢的風口,但卻每一步都晚了一步。在此語境下,撕開賺錢口子的直播,逐漸被小紅書提高優先級並不意外。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小紅書將提升直播業務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內容與直播電商等業務,新部門負責人為銀時《花名》,他同時還是小紅書社區生態負責人。

而值得思考的是,以這種方式出圈的小紅書,是否能夠延續盛況,改變賺錢難的現狀?

02 董潔救不了小紅書

強社區屬性在迅速積累用戶後,也會讓賺錢之路走窄。

上線開始,就明確定位為種草社區的小紅書,迅速吸引了大量的高品質女性用戶。在這裡,陌生網友互稱『姐妹』,或互相安利寶藏好物,或共同分享心得體會,這裡像一個互訴衷腸的烏托邦,一切都顯得歲月靜好。

但到了賺錢階段,強社區屬性卻成了小紅書的拖累。習慣於站內種草,站外消費的小紅書,一旦與利益掛鉤,歲月靜好便走下神壇,變得岌岌可危,就像許久未聯系的老朋友開始急於推銷保險,一聲聲『姐妹』也讓人避之不及。

同樣的,抖音短平快的娛樂氛圍,適合快速爭奪眼球的吃、玩、行等熱鬧直播,B站最早作為興趣社區,適合強調個性的觀點輸出和表達手法;而小紅書所營造出來的毫不費力的美好生活,則更適合茶話會式的表述方式。

畢竟,從容種下的草,是很難被慌張拔掉的。因此,董潔娓娓道來式的『慢直播』與小紅書一貫的氛圍不謀而合,能夠出圈也似乎有跡可循。

往前看,這並不是小紅書的第一次高光直播。早在2021年7月,楊天真的小紅書直播帶貨首秀也曾到了刷屏的程度,公開數據顯示,當時楊天真的小紅書粉絲量僅為27萬,但並不妨礙其首場直播GMV超過736萬元,觀看人數超過48萬。

然而,隨後雖然粉絲量逐漸增長,但楊天真在小紅書平臺的直播成績卻一路下滑,最終以降低直播頻次草草收場;同樣地,還有彼時與小紅書高度綁定的付鵬,首秀直播間人氣高達2.32億,最終也高開低走逃離小紅書。

一時的亮眼數據並不代表此路已通,能將好成績驗證下去,才是驗證可行的商業路徑。

所以現在就下定論認為『慢直播』可以為小紅書撕去賺錢難的標簽,還為時尚早。

而往後看,接下來小紅書成立獨立直播部門後,打法無外乎在以下兩種中做選擇或並行:其一、復制『慢直播』,形成小紅書直播的標簽;其二、趁目前熱度打造具有多樣性的直播矩陣。

但無論是變著花樣的賺錢,還是復制性的所謂『慢直播』,商業化動作頻次加重後,用戶在小紅書的松弛生活必將受到沖擊。

退一步講,即便小紅書的『慢直播』模式能夠走通。橫向來看,這種『慢直播』未必能在存量市場中爭奪傳統直播的份額。

抖音以早期的算法優勢,投其所好地積累了大量的用戶,並建立起短平快的娛樂向短視頻規則,以碎片化時間與更早出現的圖文、長視頻爭奪客戶時間;隨後,經過合理的投放比例,在短視頻中穿插電商直播,將流量逐步傾倒入賺錢這個大漏鬥。

在抖音的直播中,一個個直播間仿佛集市上的攤位,以吶喊吸引用戶,以將價格打下來來簡單粗暴的讓利給客戶。

目前來看,消費市場用戶數量固定,用戶時間固定,用戶預算固定,省時省錢省力才是商家站在用戶角度並實現盈利的本質。這樣看來,『慢直播』不過一陣新鮮的微風,或許轉瞬便會消散。

03 小結

從根本上來說,小紅書本身對於分享社區的定位,就對商業化有著天然的排斥,這也是小紅書賺錢屢屢碰壁的原因之一。

對於資本來說,如果將小紅書比作一個高樓,那麼明確的社區屬性就是高樓的鋼筋,將小紅書的架構定了下來;對應地,客觀的流量則是漂亮的磚瓦,讓資本願意駐足停留;而賺錢的收益則是高樓的水泥,是實實在在能為其遮風擋雨的存在。

顯然鋼筋、水泥、磚瓦三者是缺一不可的,面對突然崛起的抖音,漸漸轉型的視頻號,小紅書即便手握大量流量,也難免焦慮,畢竟離開夯實水泥的高樓終究經不住狂風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