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頻來了,如何玩轉它?視頻業將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中視頻來了,如何玩轉它?視頻業將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近年來,介乎於長、短視頻之間的『中視頻』出現的頻次越來越高,不少朋友也讓我寫寫中視頻。

網上有兩篇文章標題截然相反:《中視頻創作人的狂歡即將到來》《『中視頻』是不是一場視頻行業的『自我騙局』?》,中視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中視頻的前世今生

何為中視頻?中視頻可以從時長、形式、生產方式這三個方面判斷。

首先,中視頻的時長介於1-30分鐘之間,適中的長度在確保提供豐富、完整的信息量的同時,相較於長視頻又能縮減一定制作成本。

其次,形式以橫屏為主的中視頻畫幅更寬,有助於信息的完整和多樣化呈現,增強了受眾的視覺體驗。

最後,中視頻多以PGC和PUGC為主,雖有一定的創作門檻,但同時也提升了內容的專業度和品質。

中視頻其實不是什麼新東西,它最早出現在美國,YouTube平臺的主流形式就是中視頻,正是因為美國可錄像設備的普及孵化出了相當多數量的VLOG視頻主,而國內以VLOG形式出現的中視頻大多還是由專業化的MCN制作,相對來說成本更高,不易被普及。

中國中視頻也從視頻網站起步,愛奇藝曾經推出過一款佈局中視頻、對標YouTube的產品『隨刻』,『隨刻』主要以10分鐘左右PUGC視頻組成,但『隨刻』至今沒有泛起什麼水花。

引起關注的中視頻前浪是B站,作為以UP主為核心的PUGV《專業用戶生成視頻》內容平臺,B站主要是中視頻。

5G時代,隨著硬件設施不斷完善,需求端用戶對內容質量持續提升,一個區別於短視頻和長視頻的『中視頻』出現了,中視頻的價值有望重新被挖掘。

B站CEO陳睿曾坦言,B站不想做中國的YouTube,而是要做中國的迪士尼。

相比無心戀戰中視頻的B站,西瓜視頻卻迅速成為中視頻的頭號玩家。

去年是『中視頻元年』,西瓜視頻、B站、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多個平臺都陸續加入了這一賽道。

6月7日,西瓜視頻再度加碼,聯合抖音共同發起『中視頻夥伴計劃』。

未來,創作者發佈在抖音上的中視頻內容,可以和西瓜視頻一樣獲得流量分成。

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宣佈,未來一年西瓜視頻將至少拿出 20 億元用於補貼優秀的視頻創作者。

目前的中視頻概念比較寬泛,在各大視頻平臺上都能找到符合『中視頻』含義的視頻。

其內容也呈多元性,無論是騰訊視頻上的綜藝剪輯還是B站上的影視解說內容,都可以被劃分進這一范圍。

當下,這一賽道還未出現有明顯的領軍者, 如何找準其獨特的內容調性、制作風格以及相應的內容生產供應鏈,是入局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此基礎下孵化出適合中視頻形式的內容審美與價值取向,則是其從視頻行業的激烈競爭中殺出重圍的一大利器。

二、中視頻的風口浪尖

縱觀整個視頻行業可以發現,短視頻解決的是用戶碎片化時間快速地『刷刷刷』,滿足碎片化場景的內容在深度上有所欠缺,難以支撐完整全面、細節豐富的內容呈現;而長視頻解決的是睡覺之前,有一定空閑人群、追劇人群的『追追追』,滿足的是用戶對深度內容的獲取,但要求用戶付出整塊時間,中斷觀看會極大地影響用戶的體驗;而中視頻作為二者間的『平衡點』,不僅能承載更多創意和內容,還可以滿足用戶對泛知識、泛親子、泛娛樂、泛生活以及精選內容『品品品』的需求。

長視頻變短、短視頻變長,長視頻與短視頻之間取長補短,曾一度被認為是視頻內容領域的一大趨勢,現在看來還會有另一種趨勢。

發展中視頻已經是各家視頻平臺和內容平臺都不願錯過的風口,其中。

西瓜視頻成為有力的角逐者。

過去是長視頻愛優騰三大視頻網站,後來是短視頻抖快兩大平臺分天下,如今視頻行業從此將進入『愛西抖』時代,就是長中短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對於專業創作者、用戶以及平臺來說,中視頻將成為多方共創的新『藍海』。

『冷啟動難、粉絲增長慢、賺錢難』,這三座壓在創作人身上的大山,也一直是平臺角力中最希望解決的難題。

相較於短視頻,1-30 分鐘的中視頻是信息密度更高、生產難度更大的內容形態。

中視頻賽道發展初期,平臺普遍的做法是完善後臺產品體驗,甚至開發視頻創作工具,以降低創作門檻,目的自然是為了吸引更多創作人投身中視頻生產。

賦予創作人『自我造血』能力,是中視頻的角力點。

中視頻的內容審美大體來自兩類:一類是泛知識類的解讀式內容,如B站UP主畢導的科學傳播。

一類是以故事為核心的泛影視化內容,這裡面又有許多細分領域,如異國婚戀的跨文化情感故事、旅行體驗式的歷險故事都能讓創作者圈粉多多。

中視頻集『深度、專業與靈活』為一身的標志特點也使其成為了新興的營銷推廣渠道,各大主推中視頻的平臺都正尋找自身的商業化路徑,如西瓜視頻就打出了『解讀式營銷』與『體驗式營銷』兩大口號,將信息深度與社區生態作為發力點吸引廣告主。

『最適合創作者講清楚一個故事的,並不是15秒,不是1分鐘,一個普通人講清楚一個故事,就是五到十分鐘』更奇妙的是,AI也加入了中視頻創作的行業,直接把你的文章變成視頻。

此前,筆者對幾類中視頻內容作了一些分析:

科學傳播博主如何成為網紅大伽

走著掙錢,視頻摩旅能走多遠?

視頻裡的那些異國婚戀、他鄉故事是如何圈粉的?

AI用什麼魔法把我的文章變成視頻?

數據顯示,中視頻觀看時長占抖音總時長的比例已經超過20%,中視頻時長已經超過短視頻時長的一半,是長視頻時長的兩倍。

可見,憑借與消費者建立的深度溝通,中視頻的商業空間同樣值得關注。

青年木匠王德文16歲時摸索出了魯班凳的制作工藝,然而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沒人在意其精巧的作品,直到中視頻的興起,64歲的@阿木爺爺王德文因偶然上傳的一則榫卯技術的魯班凳視頻迅速走紅,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當代魯班』。

目前,@阿木爺爺已經在西瓜視頻上吸引了近300萬粉絲,其作品也在海外擁有近2億的播放量。

三、視頻新生態與變局

然而,並不是所有中視頻創作者都能像阿木爺爺這樣幸運,目前來看,啟動難、賺錢慢、流量差是壓在中視頻創作者身上的三座大山,為此西瓜視頻聯合抖音、今日頭條共同發起『中視頻夥伴計劃』,加入計劃後創作者即可獲得三個平臺的流量收益。

截至2020年8月,西瓜視頻月活創作人數量達320萬,距年初增長175%,2020年以來,平均每天有超過8000人加入西瓜視頻創作人行列。

平臺以完善內容共創生態為價值取向,對創作者加大扶持力度,在平臺內部搭建完善、合理的內容共創生態,已成為了中視頻賽道的入局者們的一大核心價值落點。

2019年8月24日,抖音宣佈逐步開放15分鐘的視頻發佈時長。

做出改變的還有快手。

據36氪報道,快手於2019年7月份向一部分用戶開放了5-10分鐘的視頻錄制時長內測。

隨著短視頻行業湧入越來越多平臺、內容創作者,為了避免內容同質化,更要開拓更多的內容品類。

在巨額獎勵和流量猛攻之下,中視頻創作者們走向了一場『集體狂歡』。

得益於其多方位都有別於普通短視頻的內容趣味與價值取向,大量創作者看中了其更多元的社區生態與更強的系列化能力,選擇進軍中視頻領域。

僅以西瓜視頻為例,平均一天超8000人加入創作人行列,每日新增作品58.5萬條,原創視頻播放量占總數72%。

不過, 如何在原有的內容生態上尋求更多的創新,還能彰顯中視頻的表現特點和傳播優勢,還需中視頻玩家們更多的探索。

『中視頻時長更長,信息密度更高。

在生產成本和內容制作上,也對創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中視頻創作者需要更多支持——便捷的創作工具、好的創作環境以及更高的經濟回報』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透露,數百位西瓜視頻創作人的年收入已經突破百萬。

看來中視頻創作正在迎來一個黃金時代。

一方面是中視頻的內容價值和商業價值均已被認可,前景無限;另一方面則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創作者們可以心無旁騖,安心做好內容。

自媒體由此產生兩大變化:一是UGC變成PUGC,內容生產更專業了;二是短視頻轉向中視頻,視頻升級生態發生改變。

然而,中視頻的未來仍然充滿變數,中視頻究竟適合什麼樣的內容?從既有經驗和市場空間來看,單一中視頻平臺的發展或許存在較大的風險,『多樣性』或許是中視頻比較適宜的發展路徑。

與此同時,中視頻還要與短視頻、微頭條和直播組合使用,要打組合拳。

展望未來,無論是B站還是西瓜視頻,都要打造一個適合中視頻發展的內容生態和商業模式。

更有趣、有用、有深度的中視頻能夠提高中國視頻的品質,同時也在改變視頻內容生態,或許優質vlog創作越多,傳統影視劇業面臨的挑戰越大。

對於傳統主流媒體,比如電視臺該不該做中視頻?如何做?這是一個比短視頻更有挑戰的課題。

從內容生產來說,電視臺比自媒體更有優勢,但如果他們隻是把中視頻當作品而不是產品來做的話,那是做不起來的,最多隻能去拿個獎。

你覺得呢?憼請留言評論。

主要參考文章:

畫音兔:什麼叫中視頻?華誼兄弟研究院:淺析中視頻的內容審美與價值取向

肖明超:中視頻攪動新視頻江湖,2021必須佈局的趨勢

拉風的極客:中視頻進入「深水區」:在扶持創作人上,西瓜視頻的思路變了

華誼兄弟研究院:淺析中視頻的內容審美與價值取向

郭瑞靈:中視頻內容之困,何解?

陳孟、湯旺鑫:中視頻,內容行業的未來之選?| 數字內容月談

AI財經社作者:中視頻要戰便戰

『後電視』的轉向與轉型

視頻節目『出圈』引發的『蝴蝶效應』

面對短視頻,長視頻除了堅守還該如何求新求變?

河南衛視殺瘋,傳統媒體突圍?

傳統媒體短視頻如何賺錢?《文後有福利》

短視頻商業營銷模式探究

微信生態中的視頻號值不值去做?

拆解YouTube新算法:這10條策略幫你打造爆款視頻

『破圈』之戰——融媒體時代的視頻晚會創新

暑期的文旅世界

頭條號東行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