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頻,無關時長。

1. 中視頻的爭論

去年10月底,在西瓜PLAY好奇心大會上,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明確提出『中視頻』是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一時間,圍繞中視頻是不是偽概念的爭論四起。

中視頻是指時長介於1分至30分、多以橫屏方式呈現的視頻。

時長是它最核心的特征,既區別於1分鐘以下的短視頻,也與45分鐘以上的長視頻不同。

在那場會議上,任利鋒提到為中視頻的機會感到興奮,同時宣佈拿出20億元補貼創作者。

中視頻,無關時長。

雖然是西瓜視頻將『中視頻』這個概念帶入主流輿論視野,但它嚴格來說並非西瓜首創。

2019年底,中信證券研究部發表了專題報告《5G時代,『中視頻』有望崛起》,其中就提及短視頻平臺和長視頻平臺都在向中視頻領域擴張的趨勢。

有趣的是,即便在西瓜宣佈定位中視頻後出現了爭論,但在隨後兩個月,包括微信視頻號、騰訊視頻、愛奇藝、好看視頻和B站在內的平臺仍然動作頻頻。

2.時長不是重點

對中視頻的質疑,大多聚焦在時長上,批評者認為用視頻時長強行分割市場意義不大。

但事實上,基於時長創新定義視頻形式的做法並非沒有先例。

2017年,我去了戛納創意節現場,當年會場一個熱門討論話題是『6秒視頻廣告』。

在此之前,視頻廣告多以15秒、30秒或60秒的標準形態呈現。

為什麼要硬生生切出6秒?因為這是YouTube等平臺上用戶不能skip的時長。

企業希望趕在用戶跳過廣告前完整傳遞品牌形象,而這要求廣告行業具備在6秒內講出完整故事的能力。

最終,用戶行為和廣告主需求相互交織,催生出行業對6秒視頻廣告的熱烈討論。

看起來是視頻時長的簡單調整,背後反映的是市場需求變化。

尼爾·波斯曼在《技術壟斷》中提到『在手握榔頭者的眼裡,一切都仿佛是釘子;對使用計算機的人來說,一切都像是數據』。

同理,時長代表信息量,信息量決定生產方式。

當我們討論中視頻時,如果單純將目光鎖定在時長本身,那麼就忽略了它背後更大的意義。

事實上,圖文內容的發展有著類似脈絡:微博推出內測版是在2009年8月,這種140字以下的圖文隨後廣受歡迎;即便如此,也不妨礙微信公眾號在2012年8月被推出,而公眾號隨後也構築出了龐大生態。

某種程度上,『微博vs公眾號』的歷程能夠為『短視頻vs中視頻』提供參考。

隻不過前者發生在圖文領域,後者發生在視頻領域。

考慮到5G技術在傳輸速度、使用成本等方面具有的潛在優勢,圖文的發展軌跡也有可能會復制到視頻賽道中。

按短、中、長視頻劃分,你會發現不同時長內容的生產方式大有不同。

短視頻創作幾乎沒有門檻、梗和顏值等表層要素是主要競爭力,但這也導致視頻質量參差不齊;長視頻雖然質量有保證,但普遍制作門檻極高,隻有極少的創作者具有成熟的拍攝和後期處理能力。

介於兩者間的中視頻,剛好中和了短長視頻的特點:

一方面,不短的時長為創作者設置了門檻。

比如創作者不能指望通過講段子撐起時長,需要具備講故事的能力;創作者也不能僅靠顏值支撐用戶長時間的觀看,需要有更多的幹貨或知識儲備。

所以,它具備篩選和聚合特定內容的能力;

另一方面,不長的時長也確保門檻不至於像長視頻那麼高。

當創作者規模有保證,大量內容自然能夠分隔出諸如科技、汽車、旅行、親子不同垂直門類,從而滿足不同興趣用戶的深度內容需求,這也成為西瓜視頻當前猛打泛知識、泛生活等內容垂直化標簽的原因。

所以,中視頻的創新壓根就不在時長,而在於不同時長確實對應了獨特的內容生產模式以及受眾越發細分化的內容需求。

3. 中視頻的價值

中視頻正在快速崛起。

西瓜視頻的日均播放量已達40億,用戶平均觀看時長突破100分鐘。

目前在生態內的流量規模達到短視頻的一半、長視頻的兩倍。

對廣告主而言,這意味著他們在傳播上擁有更多選擇。

某種程度上,短、中、長視頻構築起了視頻內容的豐富層次,它的基本特征可以簡要概括為:長視頻有IP、短視頻有流量、中視頻有深度。

長視頻的優勢是內容制作精良,同時內容可借助焦點圖等推薦位觸達全量用戶,這讓它有更大概率產出IP,並利用IP形成對受眾的持續吸引力。

但它作為廣告資源也有缺陷,即隻能通過小劇場、角標、前貼片等形式露出。

內容本身與品牌很難找到深度契合點,本質上仍然依托流量曝光,對受眾體驗的幹擾性較強;

而短視頻的優勢是內容消耗速度極快,能在視頻流中產生大量廣告庫存。

在巨大的流量和庫存優勢下,企業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與目標受眾偶遇。

但問題在於受時長限制,讓它對希望傳遞品牌故事、產品知識等信息的廣告主不夠友好。

雖然長、短視頻分據兩端,但本質相同。

無論IP吸引用戶抑或高消耗擴充庫存,它們都著眼於『流量』。

而中視頻的獨特價值體現在『內容』層面,它的時長決定了品牌和內容有定制化深度融合的廣闊空間。

比如母嬰KOL可以在教授育兒經驗的同時植入品牌信息,汽車KOL能夠完整展現某款車型的試駕體驗,旅遊KOL借助全景展現吃穿行娛的全程引導觀看者『種草』,這些都為品牌發起商業合作預留了廣闊空間。

事實上,它與企業投放垂直行業公眾號的邏輯一致:不簡單追求他總量,而是看重他濃度、溝通深度以及傳播質量等其他層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戶畫像上,中視頻也與其他視頻形態不同:它的核心用戶聚焦在25-40歲,主要分佈在二三線以上城市。

年齡上的中段、職場上的中堅、財富上的中等以及認知上的中遊構成這群中視頻用戶的群像,他們對生活品質有著不低的要求,無論在客單還是消費力上都潛藏著不小的商業價值。

所以,無論從內容生產模式、廣告營銷玩法還是消費者畫像來看,中視頻都不是偽概念,有希望切分出一個全新的市場。

4. 『你應該用』和『他們都在用』

比如作為科普視頻作者,李永樂就特別適合中視頻平臺。

李永樂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

他單槍匹馬地創作內容,每段視頻重點介紹一個知識點,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科普,頗受歡迎。

但要講清楚單個知識點,視頻過短太倉促,視頻過長太冗餘,中視頻剛剛好。

入駐西瓜視頻後,李永樂獲得了逾1200萬粉絲,同時也開始被更多品牌關注到。

企業們喜歡與他合作,因為商業信息總是能融入適合的知識點——比如騰訊視頻希望推銷會員購買,他就從經濟學視角衡量購買會員後節省的時間成本;在與別克汽車的合作中,李永樂選擇從鋰電池安全使用的角度切入介紹;在招商銀行推廣理財產品的案例中,他教觀眾如何從市盈率、市凈率等指標判斷股票的投資價值。

在李永樂大量的商單合作中,為大眾邁騰策劃的科普視頻算是成功案例之一。

他在視頻中詳細介紹了現有L0級-L5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分級,並以大眾邁騰具有的9大功能為例闡述成熟技術如何被應用到自動駕駛汽車中。

這則內容的最終播放量達到380萬,用戶互動量也高達3.4萬。

在幹貨內容中植入品牌信息的方式不僅能讓品牌被受眾看到,還讓他們能夠理解甚至記憶下來。

李永樂隻是中視頻商業化的一個縮影。

雖然打出中視頻定位的時間還不長,但西瓜視頻的商業化生態已經出現了大幅增長——接單作者數增長5倍、商業化規模增長6倍、合作品牌數增長4倍。

為什麼商業化拓展初見成效?因為中視頻商業化價值挖掘正朝著兩個方向推進:『你應該用』和『他們都在用』——前者是指像李永樂這樣經過幹貨輸出,理性說服消費者,強化購買理由從而推動購買;後者是指完整展現使用場景,通過真實感和沉浸感觸動消費者感性思維,最終促發購買行為的發生。

不管哪種方式,中視頻的容量都能很好地承接下來。

對於尋求與用戶深度溝通、而非短暫邂逅的企業,中視頻也就自然成為了值得佈局的方向。

5. 心智搶奪戰

任利鋒之所以在去年10月強力輸出『中視頻』的概念,顯然是希望在這個日漸火熱的賽道,幫助西瓜視頻穩穩立足。

事實上,高信息量、垂直化、場景化、泛知識等特征都讓中視頻不是偽概念,而是在內容生產模式、受眾觀看習慣和商業拓展等方面具有特征並值得廣告主認真對待的獨特生態。

但發現這一點的不隻是西瓜視頻,很多平臺都開始試圖覆蓋這個領域:短視頻平臺力圖變長,不少長視頻平臺也通過推出分賬短劇等方式變短。

但需要思考的是,如果中視頻是一個真實的賽道,那麼這個賽道必然有自己的遊戲規則。

當不少視頻平臺正簡單通過調整時長等方式入局中視頻領域,我們更應該關注這輪競爭中是否會誕生專門的中視頻平臺。

舉個例子,微博和公眾號的差別看起來隻在於字數。

那是不是取消字數限制,微博就能夠取代公眾號?顯然不是。

毋庸置疑的現實是,微博很難成為公眾號,公眾號也很難變成微博。

從分發機制、創作者生態到受眾習慣,打一開始由字數篇幅帶來的差異,就讓兩個平臺在隨後的發展路徑選擇和生態氛圍塑造上漸行漸遠。

這一點同樣會在視頻平臺上出現。

舉例來說,長視頻平臺的焦點圖、推薦位等全量分發模式並不適用內容量級龐大且垂直化發展的中視頻;而短視頻平臺的用戶在刷視頻流時,也形成了已經習慣的高消耗節奏。

如果貿然將中視頻置入信息流中,他們不見得有持續看完的耐心,這將對用戶體驗產生負面影響。

或許正是因為看到了獨立中視頻平臺崛起的機會,才有張一鳴那句『錢不是問題』的保證。

畢竟在有望成為超級品類的賽道中,眼下更重要的訴求是保證自己能夠位於賽道前列,而非在乎短暫的利弊得失;

也是因為如此,才有任利鋒將『中視頻』緊緊與西瓜視頻關聯的策略。

打出賽道認知、搶占心智、形成話語權、讓品牌與品類深度聯結並探索出成熟的商業化玩法,也成為眼下西瓜視頻這類中視頻平臺的優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