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賽道進入下半場,google、百度、阿裡、騰訊誰家賺錢能力最強?

AI,一個男女老少家喻戶曉的熱詞。

從AlphaGo大戰柯潔,到OpenAI血虐Dota2半職業選手,人類玩家慢慢退出了『冠軍的舞臺』,但周圍卻出現了許多羨慕、崇拜、追逐AI的各類『玩家』…

家居+AI,讓田螺姑娘再現江湖;出行+AI,讓時空倒流暢通無阻;藝術+AI,讓各路靈魂畫手瞬成『網紅』…如果有一天,AI告訴我們,2042年的世界杯冠軍是中國隊,你是信呢,是信呢,還是信呢?

我們已經進入了AI的任意門,數據、算法和算力在雲計算的幫助下,將大大提升並引發人工智能的大爆發。

·數據是一切人工智能的基礎。

IDC預計,截至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40ZB,中國數據量將達到8.6ZB,這將帶來史無前例的『啟智』;

·算法革命性的變化,使深度學習正在告別機器學習領域淺層學習算法的局限,甚至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計算機視覺等基礎應用領域;

·最核心的芯片能力,也將在神秘『D計劃』的帶領下更上一層樓;

在AI的賽道上,如google、亞馬遜,BAT、華為等國內外廠商已經蓄勢待發,這是一個全民AI的時代,這也是一個世界重塑的過程……

google『越來越像人』的AI願景 2017年,傳統的搜索引擎巨頭google,將人工智能視為其最高戰略,占據公司業務發展頭部位置。

2018年與單純發佈戰略不同,google已經憑借其億計的海量用戶基數以及在深度學習上的領先優勢,將AI產品真正帶入了消費者生活中,發佈了擁有6種逼真『人聲』、講話邏輯近乎真人的google助手《Duplex在預約領域率先通過了圖靈測試》、Google Photos新一代智能P圖神器、Google News可以針對新聞事件自動進行全面報道等等。

針對自身業務及消費者端應用,google強悍的AI技術及與軟件的完美結合,讓其遠遠走在了業界的前列。

但想要在未來世界中繼續引領發展,硬件產品的開發是google不得不加強的能力。

除此之外,google雲相較於其他廠商的雲平臺起步較晚,在近兩年的發展中,google也正在加大投入不斷完善其雲平臺上的AI應用,以面對來自未來智能世界的更多元化需求。

AI賽道進入下半場,google、百度、阿裡、騰訊誰家賺錢能力最強?

AWS讓AI開發更便捷 作為全球最大公有雲廠商,亞馬遜擁有其他廠商無法比擬的海量數據基礎,而這些數據正是亞馬遜訓練AI算法、發展AI的最有利支撐。

與google不同的是,亞馬遜更註重開發層面的應用。

通過將近20年的努力,AWS雲服務全面整合了AI能力,並以服務的形式針對不同開發者的需求,為全球開發者提供AI服務、AI平臺以及AI基礎設施。

通過AWS的超大規模和豐富的工具集,開發者可享受到最具成本效益的人工智能開發和部署平臺。

在Re: Invent峰會上,亞馬遜發佈了基於AWS的集成開發環境Amazon Cloud 9,讓開發者可以更加簡單、便捷地通過使用瀏覽器編寫、運行和調試代碼。

據官方稱,在此次峰會上同時發佈的Amazon SageMaker,消除了通常會阻礙開發者使用機器學習的所有障礙,大大提升了開發體驗。

百度AI實戰計劃 群雄爭霸,百度對算法的重視讓其在AI上也實力不俗。

以搜索業務為核心的百度,有大規模的計算能力、大規模的機器集群、極大規模的算法,這讓DuerOS系統成為了當下規模最大、活躍度最高的對話式人機交互平臺,讓Apollo作為全球首個自動駕駛的開源開放式平臺,成功推出了兩款商用L4級自動駕駛車,這些絕對都是轟動業界的突破。

但也不難看出,無論是DuerOS或是Apollo都還處於早期積累階段,需要將AI融入場景,讓AI更加平民化是百度下一步要思考的。

阿裡『產業AI』藍圖 擁有電商基因的阿裡巴巴,憑借龐大的數據量及計算能力在AI領域初露鋒芒,成為主流玩家之一。

它提出,期望通過場景驅動、計算驅動、數據驅動同時作用,讓AI發揮應有的價值,炮制出去泡沫化的『產業AI』。

從應用場景入手,在既有需求上構建AI解決方案,是阿裡ET大腦驅動6個行業的實現『產業AI』的路徑。

多行業觸角及服務積累,讓阿裡可以基於更多場景需求不斷學習、訓練、優化ET大腦,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iDST》和達摩院的建立也讓阿裡AI更加『專業』。

但相比業內投入更早的廠商,離全面施展AI能力,阿裡『產業AI』還有一段路要走。

騰訊『AI in All』全連通 在今年的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對『AI in All』進行了更加具體的描述和拆解。

騰訊認為,未來世界將由三張網進行連接,即人聯網、物聯網、智聯網。

馬化騰表示,從前騰訊連接的是人和人,如今要聯系人和物,以及企業和政府,最終,幫助各行各業建立『超級大腦』,一個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

借助超級大腦,打破信息孤島,靈活調配資源。

針對傳統企業面臨的轉型瓶頸,騰訊也給出了答案。

他們不要『賦能』企業,而是要運用雲+AI的能力做『數字化助手』,並向市場做出了雲服務降價,AI應用全面免費接入的承諾,不知這一市場舉措可否幫助騰訊AI走出騰訊生態圈,被更多的行業用戶所接受並應用。

華為全棧全場景AI戰略 除了互聯網廠商外,華為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較為全面和前瞻性AI戰略的傳統IT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的AI戰略明顯與以上幾家互聯網廠商不同,華為對AI的切入是從底層硬件入手的。

相對於擁有強大數據基礎計算能力的玩家,華為自成立『2012實驗室』以來,就邀請全球最頂尖的技術專家,從硬件工程、芯片、軟件、技術研發等全領域向AI世界全面進發。

不同於國外廠商的『水土不服』,華為憑借在國內市場多年來的經驗積累及行業洞察,讓AI真正走出了實驗室,與產業經濟發生化學效應,華為『自己的狗糧自己吃』,讓其從雲、管、端全方位註入AI能力,並堅持走出了一條破局最佳路徑。

以華為務實的AI策略,很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在AI領域完成賺錢的廠商之一。

近日據外媒報道,華為正在啟動一項神秘的『D計劃』,主攻芯片技術、人工智能以及5G技術,從『芯』開始,鋪設華為全棧全場景AI戰略。

但到底,什麼是華為所謂的『全棧全場景AI戰略』?是產品解決方案的迭代?是技術到商業的進一步拓展?還是華為乃至整個智能世界下一個發展奇點?

2018年10月10日-12日,在主題為『+智能,見未來』的全聯接大會上,華為AI佈局即將浮出水面,多項神秘計劃及AI解決方案發佈,多家合作夥伴及合作計劃促成,通過近千場峰會和論壇,超過三萬平米的方案展示,華為將近年來在AI、雲、大數據、5G、IoT、視頻等在各行業的創新與實踐統統在大會現場全力釋放。

站在AI的風口,贏者通吃的局面還沒有形成,而如何抓住機遇,跟上節奏,考量著每一個AI從業者的眼光和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