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引發的大模型熱潮依然洶湧。
從上周末開始,各大企業AI大模型落地的消息接踵而至。
4月7日,阿裡雲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開始邀請用戶測試。
4月8日,京東集團副總裁何曉冬稱將在今年發佈新一代大模型『ChatJD』,同日,華為雲介紹了『盤古』大模型的進展和應用。
4月9日,基於360GPT大模型開發的人工智能產品矩陣『360智腦』率先落地搜索場景。
更多的AI大模型正在飛奔而來的路上。
騰訊、字節跳動、同花順等企業的AI大模型產品近日將會陸續亮相。
還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披露了大模型領域的最新進展。
4月10日,昆侖萬維、商湯科技均公佈了自家的大模型產品。
與OpenAI為ChatGPT引入插件,創造AI邏輯下的生態系統相似,4月11日,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阿裡雲智能集團CEO張勇表示,阿裡巴巴所有產品未來將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並進行全面改造。
張勇認為,面向AI時代,所有產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級。
可以預計,在中國規模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的支撐下,國內企業在算法和算力上有望不斷實現突破並取得領先。
從算力到應用,已經按下了AI大模型發展的加速鍵。
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企業在AI大模型這條『直道沖鋒』的賽道上,仍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人才儲備不足。
AI大模型建設需要大量的數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方面的人才。
有業內人士稱,全國做大模型的人才規模僅100人左右,在市場上屬於『一將難求』的狀態。
雖然中國企業正在通過與國內外高校合作或自主培養等方式來解決此問題,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其次,算法和模型質量不高。
在AI大模型領域,相關產品的算法、模型的質量和精度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
比如,筆者測試『通義千問』後發現,其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常識與初步的邏輯思考能力,但在復雜理科計算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再次,商業模式有待探索。
雖然AI大模型是技術的革新,可以為企業帶來很大的商業價值,但商業模式的探索和實踐需要時間和大量的資源投入。
中國企業也需要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
最後,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3月29日,馬斯克與上千名人工智能專家及AI行業高管簽署聯名信,呼籲暫停訓練比OpenAI推出的GPT-4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至少6個月,理由是這種系統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潛在風險。
事實上,保障AI大模型的安全性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合理的數據管理、安全的算法和模型結構、可靠的系統、以及安全防護措施等,這些都離不開企業自律和政策監管。
據悉,本周三,OpenAI、微軟、google將齊聚,討論制定關於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標準。
國內政策也正在完善,4月1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關於《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違反辦法規定的,由網信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誠如阿裡雲智能CTO周靖人所言,『通義千問』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
跟所有新科技一樣,AI大模型未來一定會遇到波折和低谷。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不應追求速勝,而是應該堅持打『持久戰』,花時間將上述問題一一填平,築牢發展的根基,從而在這場不可缺席的較量中保持底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