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這一火,到底哪些產業能賺錢?

本文作者:梧桐

近日,ChatGPT的全球火爆已讓其成為一款現象級產品。

作為提供搜索式服務的聊天機器人產品,並隻能回復文字內容,這款產品憑借其優秀的算法及內容,為AI重新正名。

Gmail之父Paul Buchheit甚至表示, 如同當初搜索引擎代替黃頁那樣,ChatGPT將代替當下的搜索引擎。

如今,google和百度已推出同類產品Bard、文心一言,來作為ChatGPT的競爭對手。

隻是google和百度似乎已處於『遲到』狀態,ChatGPT目前已推出ChatGPT Plus版,一個月20美元,可享受更低的延遲、更好的服務。

換句話說, 該產品已初步實現商業化。

不過說到賺錢,在這陣ChatGPT的熱潮中,最先賺錢的並非AI本身直接產生,其相關產業鏈的狀態才更耐人尋味, 首先是 賬戶的買賣讓接碼平臺和不少投機者賺到了錢,第二是大部分人都忽視了ChatGPT背後的 硬件產業。

接下來,本文就探索一下ChatGPT這本生意經,並討論在這陣浪潮中還有哪些機會。

ChatGPT這一火,到底哪些產業能賺錢?

往前看,賬戶註冊及買賣已日進鬥金

當ChatGPT開始火爆時,慕名嘗試的人非常多,但大部分用戶在第一步就會出現問題,因為ChatGPT不支持很多國家,包括中國,所以在驗證手機號的過程中就碰了壁,+86等的號碼無法完成註冊。

不過很快網上就出現了解決辦法, 目前大部分沒有國外手機號的網友,都是通過虛擬號碼完成註冊這一步。

具體就是通過第三方接碼平臺,使用虛擬號碼接收驗證碼,短信費不到2元即可完成。

與此同時,也就是在接碼平臺上,一組數據讓筆者明白ChatGPT擁有多大的賺錢能力。

而ChatGPT本身的誘惑力,已經遠低於這組數據透露出的信息。

由上圖可見,光是SMS-Active一家接碼平臺,單日的新用戶就有81433個,並且該數據是隨著ChatGPT越火,漲得越高。

以最便宜的0.21美元《折合人民幣1.42元》 粗略計算,該平臺 一天靠ChatGPT的註冊躺著就能賺十萬元。

而做虛擬號碼的不止這一家,還有訪問量更大的同類平臺存在。

除了接碼平臺之外,買賣ChatGPT賬號也成了一門生意。

某寶上隨處可見買賣ChatGPT賬戶

由此可見, 早在ChatGPT完成基於產品本身的賺錢之前,其周邊產業鏈已經吃到了第一口紅利,並且隨著媒體炒作,鋪天蓋地的新聞在無形中又加強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不過話說回來,往前看在賬戶註冊及買賣方面,都還隻是體量非常小的生意。

往後看,則是一波產業鏈上的大機會,簡單來說, 雖然ChatGPT帶來的技術革命隻存在於軟件上,但卻無法忽視其大量數據對硬件基礎的需求。

往後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已成熱門

從邏輯上來說,AI燒錢的原因一方面是研發經費高;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算力的提升,導致其對硬件的要求也在提高。

據了解,隨著AI在B、G兩端應用的增多, 以及ChatGPT的月活量的暴增, 數據中心的業務壓力已越來越大。

光是從網路流量上來看,數據中心的網路接入帶寬標準,已從過去的10G、40G,一路提升到現在100G、200G甚至400G。

此外,ChatGPT背後有著巨額的算力成本。

相關數據顯示, ChatGPT的總算力消耗約為3640PF-days《即每秒一千萬億次計算,運行 3640 個整日》。

而要如何理解這樣的算力消耗,可以簡單做一個分析——中國近期正大力新建數據中心, 以其中總投資30.2億,算力500P的數據中心項目來說,要想支撐起ChatGPT的運行,至少要7-8個此量級的數據中心。

隨著更多的ChatGPT同類產品出現,且在相關服務不斷升級和更新的情況下,未來給到數據中心的負擔會越來越重,而對於數據中心數量的需求也更大,目前,中國已有近30個在建的數據中心項目。

服務器超載《圖源:OpenAI官網》

同時,數據中心在龐大的增量面前也透露出一個問題,便是網路設備的巨額能耗,與『低碳』願景發生了沖突。

眾所周知,數據中心是耗能大戶,以國內情況為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數據顯示, 2021年全國數據中心能源消耗達到2166億千瓦時,較2020年增加44%,該用電量相當於2個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1.8個北京地區的總用電量。

而基於此,國家則是在去年11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強制實施了《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級》, 決定在2025年實現節能量超過2143億千瓦時。

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門同樣發佈了《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計劃《2022-2025年》》, 按照最新的國標要求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降到1.3以下。

於是, 降低能耗成了數據中心產業的趨勢,但以ChatGPT為代表的AI等技術發展卻無法中斷。

隻是值得一提的是,此需求刺激了數據中心相關芯片的發展。

目前,對於數據中心而言,能耗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決定交換機性能的交換芯片、承載網路通信帶寬的光模塊、提高傳輸速率的SerDes, 以上三者在12年以來功耗分別增長了20倍以上。

據了解,在數據中心的能耗問題上,早在2020年,亞馬遜、微軟、google等雲計算巨頭,思科、IBM、英特爾、英偉達等網路設備龍頭及芯片龍頭,就已在投入研發一項名為CPO《Co-packaged optics》的技術。

CPO是通過將交換芯片和光模塊整合,形成芯片和模組的共封裝,可降低原來功耗的50%。

據LightCounting預測,按照端口數量統計, CPO的出貨量將從2023年的5萬件增加到2027年的450萬件,以800G和1.6T CPO為主。

目前中國已有不少企業在進行相關技術研發,包括新易盛、銳捷網路、聯特科技、光迅科技等。

綜上所述,ChatGPT一方面直接加速了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另一方面間接刺激了相關技術和芯片的研發。

不過說到底,這些相關經濟的發展都有賴於ChatGPT自身的價值。

看自身,AI總算在C端找到了價值

一直以來,AI產品的落地與盈利基本都靠B、G兩端苦撐,而C端應用雖然有不少試水,卻總是不盡人意,幾乎沒有讓大部分人願意買單的項目。

如今ChatGPT激起的一陣大浪潮,終於讓AI產業看到了曙光,也有人好奇,ChatGPT是否能成為一款殺手級應用,重新定義AI技術的發展方向。

不過要說到發展,肯定離不開賺錢和商用,更得還得考慮其價值如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據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9%的大學生已在使用ChatGPT寫作業、論文,其餘大部分用戶為跟風或娛樂相關,ChatGPT所產生的實際價值還不夠高,不足以增強用戶粘性。

未來ChatGPT的月活量是否還會迎來暴增尚不可知,但就當前的使用場景來看,是否有益於社會和人類進步還有待觀察,目前已有不少科技企業的資深從業者在表示擔憂。

隻是可以確定的是,AI終於從自動化工具走向了智能化階段,而且收獲了大量的認可。

並且,該技術還能帶動相關硬件產業的發展,對實體經濟已起到推進作用。

~END~

一鍵三連,這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