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Chat GPT替代工程師搞設計,還為時尚早!。

現在最火的主題是人工智能,而且一天比一天火熱。

我還想著科學上網去充個會員,結果找了幾個途徑都失敗了,隻能等一等百度的文心一言。

估計現在國內95%以上人還沒真正接觸過 Open Ai,隻是在媒體上陸陸續續看到相關報道,以及在a股感受相關個股不講理的暴漲。

現在可以確定,Chat GPT絕對不是我家裡面的小愛、小雅、小度這個水平,他要聰明的多;打個比方,小愛、小雅、小度是5-6歲的孩子,Chat GPT接近於17-18歲的高中生,而且是熟讀世界百科全書的高中生。

讓Chat GPT替代工程師搞設計,還為時尚早!。
這個應該是小度

現在各種插件和端口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必應搜索已經接入AI。

現如今必應聊天機器人已經成為我最喜歡用的搜索工具,給它下命令的體驗就相當於你吩咐一個大學生,去網上幫你搜索相關資料,並整理簡報和要素,同時附註關鍵信息的出處。

同樣一份工作哪怕讓一個勤快、嚴謹的大學生來做,起碼也要20分鐘,而Chat GPT+必應只要20秒。

此外,PS全家桶據說也要推出AI版本;AI繪畫、AI播放已經在短視頻領域初現端倪。

AI的特質隨時待命,令出即行,不知疲憊,百倍效率,讓大家不停擔心:繼工業革命之後,AI革命已經在路上了!

於是大家開始擔心AI接管世界,其中中產最為憂慮,擔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
但是下等人不在乎,因為AI不能搬磚、扛沙袋。

上等人也不在乎,因為上等人不工作。

在職業替代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工程師會不會優先被替代?

工程師這個活,雖然有很多技術問題,但是技術本身都是成熟的且有邊界的,也就說存在窮舉的可能性。

第二就是目前工程設計,除非世界級難題,否則本身是不需要創新性的,更多的參數調整與適配。

而恰恰AI最擅長的就是窮舉和數據。

所以,替代工程師技術上沒有問題,但是沒有問題並不代表值得去做?

一個年產值100億,整體資產幾千億的設計集團,發給設計師的工資可能隻有1個億,但是做一個AI替代系統要多少錢那?現在看來,光是服務器就不僅僅每年一個億的投入。

如果要是借用別人的服務器,自己調試軟件,把所有的規范集中到一個軟件中,並且不停地更新迭代,這個設計費和維護費一個億根本不夠。

前幾年,華建集團搞了個電子出圖系統就燒了2個億,整體運行下來就那樣。

在上海建工集團某設計院一個集中設計系統,做出來以後,大家都是設計好了以後才會走協同設計流程,類似於現在翻新BIM。

懂了不,AI這個東西本質上是一群卷王程序員設計了一個程序,把另外一部分程序員給卷沒了。

現在你要用AI,就需要把這批被卷沒的程序員給招聘過來,程序員的待遇和工程師來比較,1V10的樣子吧。

畢竟,跨界的內在推動力是從一個錢少的領域跨界到錢多的領域。

牛逼的程序員放著大錢不掙,來掙我們畫圖狗的錢?

那麼就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

傳統設計院肯定搞不起來,因為設計院太窮了,沒錢燒,找不到牛逼的程序員

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合規性。

目前設計行業實行的是終身責任制,一個建築項目基本是有十來個人背鍋,建築、結構、水、暖、電、景觀等等專業設計師,以及項目經理負責人等等,都是要簽字的,簽字就是要負責的。

但是AI沒法負責,因為AI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具有承擔責任的能力。

換句話說『AI不能坐牢』。

人除了工作,還要有其他價值,成年人擔心自己失去價值,其實是自己成熟的表現。

換句話說勞動利用價值不是人類的全部利用價值,工作也不是人們的全部,說句大話,我們的工作90%都沒有什麼意義,被替代了也沒有啥。

在久遠的未來,大家都是《黑客帝國》,給自己插個腦機接口自娛自樂去了。

現在我們就是一個工程師,AI最先替代的是程序員,然後是設計師、資料員,至於工程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文完,如果覺得寫得不錯,就點個關注吧,多謝閱讀。